数年前,日料还多属中高档消费,人均一般在150~200元,甚至更高,而小编那时的小编每月工资只有2000元左右。而现在花一百元左右就能吃得很满足,可选择的种类也是越来越多。
是的,日料正在爆发。然而,它并不像火锅那样红红火火持续多年,也不像酸菜鱼、串串等品类一夜爆红,它的爆发几乎悄然而至。
好奇的是,大幅度降价的日料到底怎么了?
随着中日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,消费者对日料需求越来越多,对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。
饮食环境清雅,讲究仪式感,提倡原汁原味、少调料的日料,显然更好地迎合了国内消费者从辣到甜的转变。
据不完全统计,从2018年到2020年,日本以外的地方增加了约3.1万家日本餐厅,其中一半以上在中国大陆。
与门店数量相呼应的是这个品类的消费能力,这也是日料店遍地开花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细分、连锁和广阔的二三线市场,让创业成为了发展的可能。
1.类别细分,价格分层明显。
以前说到日料店,可能大家的第一想法可能就是寿司店。
如今,随着拉面、烤肉、米饭、寿喜锅、鳗鱼料理等日料品种的细分,日料已由原来的大而杂向少而精发展,不同品种的发展趋势也不尽相同。
例如在上海,原本几年前人均三四百元的消费呈下降趋势,而人均一两百元的价格区间越来越好。
2.品牌连锁化发展。
由于日料对原料和人工的依赖性很高,一度难以连锁发展。然而在小编的调查研究中,发现随着供应链的进一步完善,以及经营管理理念的进步,日料连锁品牌的发展得到了有力的促进。
如近日一度兴起的午渔日式料理,人均100元左右,以超高的性价比和不错的产品口味,笼络了不少“粉丝”
目前,午渔日式料理有100+家门店,几乎每家店都排队不断,长期霸占日料热门榜前几位。
3.二三线市场未来可期
比起一线城市的激烈竞争,笔者发现,在二三线城市,日料的开发仍然处于初级阶段。
一方面,消费者对日料的认知和要求不如一线城市高,以品尝新鲜为主,口碑比较好做好;另一方面,相对于一线城市的高租金、高人力成本,二、三线城市的利润空间较小,利润空间较小,利润空间较小。
做日料,最重要是做到“亲民”,而且品质不差,就很容易获得消费者信赖。就好比只做新鲜食材的午渔日式料理,一经问世就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认可。
由于兼具高颜值、多品种、场景化、体验好等四大个性,因此很受年轻人的欢迎。
结语
由日料走俏衍生出的巨大掘金市场,使创业成为可能。
就当下而言,日料在产品、环境和服务上拥有绝对优势,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,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,日料很好的满足当下消费者高端化、品质化、多样化的消费需求。
值得注意的是,即使再优秀的品牌,激烈的竞争势必不可避免,在消费者越发挑剔的当下,做好定位、做出特色依旧是取胜的关键。
更多日料行业资讯和日料品牌加盟资讯可以在下方留言咨询。